更新日期:2008/07/21 04:09
記者洪美秀專題報導


交通大學山地文化服務社與清華大學原住民文化社,每年寒暑假都會到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山區部落,進行課輔,這些學生在天湖、竹林、那羅、比麟、煤源及養老、司馬庫斯、新光及泰岡等部落留下足跡,有時一星期,有時15天。


清大原文社謝芛琁、張鴻文說,營隊成員得背著大包小包行囊、穿著雨鞋、拿著柺杖,行走到部落,山區的泥濘、路況顛簸,要真的走過才能感受,「我們不是存著好玩心態上山的,而是真的想盡一點心力,幫助原住民。」


這群高學府的大學生與天地為伍,白天跟著原住民上山種高麗菜、青椒及水蜜桃,才知高麗菜的甜美,是原住民每天勤快彎腰拔雜草及施肥澆灌得來的。而水蜜桃的多汁香甜,則是頂著大太陽抓蟲、採摘、包裝才有的收穫,即使很多時候被中盤商剝削而營收少,原住民依然以「只要快樂過活、填飽肚子」為人生目標。


交大山服社黃香茹及清大謝芛琁說,他們白天協助農忙、下午帶孩子課輔及一對一教學,晚上則進行家訪,有時甚至得幫原住民大人帶小孩,他們能給孩子的不是高深的知識,而是陪伴與關懷,有時說說故事及帶團康,都能讓原住民孩子興奮許久。


另交大文化服務社及清大基層文化服務社則是到偏遠地區的小學帶育樂學習營,交大學生以台中縣大甲國小及西寧國小為主,清大則以嘉義縣民雄、梅山、水上及竹崎等國小為主,雖然是短暫的4天育樂營,但孩子的天真無邪和城鄉差異,也讓清、交大學生體認到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清大林家君說,兩年來他去過8所偏遠小學,看到這些學校的資源那麼少,讓他感觸很多,也讓他更懂得為別人著想,甚至於以小朋友的感受為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淡江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